另一種“飛馳”人生。
文/鄭亞文
編輯/范婷婷
確診癱瘓后的幾年里,湯清拯經常夢到他在大步奔跑。夢里的景象不斷倒退,他興奮得大笑。雀躍的心情在醒來后延續了半秒,繼而被毫無知覺的雙腿拉回現實。
奔跑的夢沒能做多久。后來,夢里的走路姿勢變得歪歪扭扭,再后來歪歪扭扭地走路都是一種奢侈,他在夢里都坐著輪椅。
輪椅是湯清拯最不想接受的東西,但某種程度上,它又給了他另一種人生。
臥床三年后,湯清拯第一次坐上電動輪椅,那是一種久違的自由、舒暢的感覺。他想讓貼吧里其他殘疾人朋友也能享受這種暢快,也渴望為自己殘破的人生找回一點價值。于是他開始賣電動輪椅。
十多年過去,湯清拯的電動輪椅年銷幾千萬元,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將生意做到了全球,每天都在享受外貿生意帶來的刺激感。又擁有三家天貓店,幾家淘寶店,還幫幾位“殘友”開店做了分銷商。
“能好一點是一點”
22歲之前的湯清拯,幾乎沒有對人生做過規劃性的思考。他初中畢業后開始打工,18歲在西安一家酒店工作了3年。非典那年,酒店倒閉,他找不到活干,回到襄陽老家,在父親的鋸木廠當伐木工。
父親是個木匠,在小鎮的街邊蓋了一排廠房,主做三合板。湯清拯每天早上出門,到小鎮周邊的樹林砍伐白楊木??骋活w樹,他能拿到20—30元的報酬。日子清淡如水,抽著2元一包的香煙,不用去焦慮未來,湯清拯竟也這樣過了幾年。
22歲的一天,湯清拯照常出門伐木。有顆樹長在兩幢房子中間,需要一人爬到樹的頂端,系上繩索,然后回到地面,拽著繩子末端定向拉倒樹木,為的是避開房屋和電線。因為沒有任何保護措施,湯清拯從5米高的樹頂上摔了下來。
“脖子著地,頸椎瞬間僵直了,那一刻腦子是清醒的,但已經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,脖子以下都沒有知覺了?!睅讉€工友把他抬到小面包車上,他半躺在座椅上,跟著面包車搖搖晃晃地顛到了醫院。
那幾天,湯清拯的意識一直在昏厥與清醒的邊界徘徊,疼痛和恐懼每秒鐘都在考驗他。他在ICU和普通病房間輾轉,又從襄陽的醫院轉到武漢的醫院。
減壓手術過后,他就徹底癱瘓了。如果不是眼睛能看到,他根本感覺不到身體和腿部的存在。醫生將他確診為“高位截癱”,并偷偷告訴他的父母,“這孩子以后只能癱在床上了,站起來的幾率幾乎為零”。
所有人都瞞著他。在康復科里待了半年,湯清拯見到了很多和他類似的人。有的人是出車禍致殘,有的人在建筑工地上出了事故。有些人用盡全身力氣能站起來支撐幾秒鐘,但有的人不論怎么努力,都站不起來。
湯清拯從這些人的動作里,以及母親時常發紅的眼睛里漸漸明白,自己是站不起來了。他花了幾個月接受這個事實,然后滿腦子都是“能好一點是一點”。
通過每天的康復訓練,湯清拯逐漸恢復了身體的知覺,即使它們都不能動。后來,胳膊也有了三成的力量,大拇指能輕微活動。
但沒過多久,家里的積蓄就花光了。父親賣掉了連排廠房,拉下臉向所有親戚借錢。最后實在借不到錢,醫院里的費用續不上,湯清拯只能轉回家中療養。
他在家里待了三年,所有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媽媽照顧。他需要借助器具和他人的助力,才能勉強坐起來,然后每天按摩肢體關節,防止肌肉萎縮。那幾年,他拒絕出門,不愿見人。每天用哥哥給他買的大屁股電腦上網,和貼吧里的“殘友“聊天。
也是在這臺電腦里,湯清拯看到了電動輪椅。他在淘寶逛到了一家店,專賣電動輪椅,最便宜的一款賣2980元。他猶豫了半個月,最后跟家人開了口。
他的想法依然是“能好一點是一點”。如果能有電動輪椅,那么從房間到廚房喝水、吃飯這種基礎事,不用辛苦媽媽推著他去解決。
坐上電動輪椅后,湯清拯久違地感到開心。他這份開心也通過互聯網,傳遞到了不少”殘友”那里,大家一邊恭喜他,一邊羨慕他,問他能不能幫忙買一臺。
問的人多了,湯清拯腦子里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。那么多殘疾人窩在家里,是不是都需要一臺電動輪椅?
掙到錢了
2010年前后,電動輪椅行業還未在互聯網上發展起來。就連線下,這類高端輪椅也只出現在大城市,經過多層經銷,一臺電動輪椅往往要賣到1萬元以上,“如果我不是在淘寶刷到了工廠直銷的產品,也不會有買電動輪椅的想法”。
新思路打開了,湯清拯找到國內的幾家輪椅工廠,一個個跟他們聊自己想做經銷商的想法。其中一個老板立馬就答應了他。
原來,這個老板的哥哥和湯清拯一樣,是高位截癱患者。他最初想給哥哥買一臺電動輪椅,但市場價太貴。他便自己動手,為哥哥造了一臺。后來,他開了間工廠,把價格拉下來,希望殘疾人都能買得起電動輪椅。
兩人聊了很久,湯清拯決定開一間淘寶店。工廠老板愿意讓湯清拯嘗試三個月,“口頭協議走一件代發模式,我的淘寶店有訂單了,就打錢給老板,他幫我發貨”。
剛開始的電動輪椅進價1980元,湯清拯在淘寶賣2980元。第一個月就賣出了一臺,他凈掙了1000元,“太高興了,畢竟出事之前,我的工資只有400元”。
這是一個隱秘而龐大的消費市場。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數據顯示,2010年,我國肢體殘疾患者達2472萬人。
這群人鮮少外出,網絡是他們的庇護所,能在淘寶上刷到電動輪椅的幾率特別高。需求量擺在那里,而淘寶上的同行很少,湯清拯的訂單越來越多。
每個月能賣出30臺電動輪椅的時候,湯清拯在小區租了個車庫,開始囤貨。到2016年,他每個月能賣出80臺電動輪椅,在襄陽組建了電商團隊。接下來幾年,又連開了3家天貓店。他甚至還幫合作的廠商開了天貓旗艦店,當起了運營商。2018年,他的銷售額突破了2000萬元。
這些年,湯清拯在山東、河南等地,發展了幾位“殘友“經銷商,先是讓他們幫忙分銷,后來忙不過來了,湯清拯直接輔導他們開了各自的淘寶店。
認識了十多年,湯清拯都沒見過這些”殘友”,大家出行不方便,身邊必須帶著人。每次動了念頭想要聚一聚,但最后都沒有實現。更多時候,他們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,看著大家和他一樣,各自結婚生子,湯清拯也漸漸忘掉了身體上的傷痛。
“成交訂單時最嗨”
2020年,湯清拯的生意做到了國外。
新冠疫情來了,湯清拯在湖北,幾個月無法正常發貨。他也明顯感覺到,為了搶生意,國內市場越來越卷,自己和工廠的生意都在走下坡路。
但體驗過創業成功的滿足后,湯清拯很難接受生意上的落差。連續虧了幾個月后,他便調轉視線,開了間阿里巴巴國際站店鋪,開始接海外訂單。
第一年,湯清拯“顆粒無收”,他不懂英文,沒有專業的跨境運營團隊。襄陽不像“北上廣深杭”,能招到合適的跨境運營,為了組建一個完整的團隊,他用了近2年。
直到2021年年底,團隊才接到了第一個像樣的國際訂單。一個美國醫生,一次性買下了10臺電動輪椅。
這之后,國際訂單就源源不斷地進來,讓湯清拯感到震撼。去年3月,一個西班牙的經銷商,一次性從湯清拯這里下單了50臺電動輪椅。收到貨后,客戶很激動,請求做湯清拯在西班牙的代理商。幾個月后,這位西班牙客戶又訂了800臺輪椅。
零售生意帶給湯清拯細水長流的安穩感,國際貿易則讓他感到刺激。和西班牙客戶的合作,讓他覺得“這事兒有搞頭”。
面向海外市場的電動輪椅,相較于國內市場的款式更高端,利潤也更高。湯清拯幾乎認識國內所有的電動輪椅工廠,對輪椅的特性和賣點了如指掌。他能匹配最豐富的貨源,拿到最低的價格,這是他在行業十幾年積累下來的“家底”。
經過康復訓練,如今他全身的知覺都恢復了。能自己吃飯、喝水,獨立翻身,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要上洗手間,在家人的幫助下,他甚至能走上二三十米。從當年醫生的診斷來看,這些都是奇跡。
十幾年前,湯清拯創業是為了不讓自己看起來可憐兮兮,想要換一種人生。他想要那種即使坐著輪椅,也可以很嗨的狀態。
他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,“外貿業務每天都有訂單,成交的那一刻最嗨”